搜索
【新华日报】国庆特别报道|方寸之地连浩宇 矢志报国攀高峰
加长版“黄金周”,许多科研人员仍奋战在实验室和科考基地 ——
方寸之地连浩宇 矢志报国攀高峰
山河无恙,家国梦圆。这一年的“团圆”如此来之不易。但在国庆、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团圆之际,仍有许许多多科研工作者放弃休假,加紧攻关,以科研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他们或埋头实验室,发力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或奋战在远方的科考基地……他们践行着科学家精神,用科学托起强国梦,实现更多人的“圆满”。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贲德:
让祖国母亲的“眼睛”看得更高远
“家国同庆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小时候生活很苦,但是我也很幸运,能有机会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把书念下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也很感谢我们的国家……”国庆节前夕,我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贲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贲德脚步不停歇,与他的团队正瞄准性能更先进的某新型雷达奋力攻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祖国母亲的“眼睛”能够看得更高、更远、更清晰。
1938年,当贲德出生时,中国东北三省还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之下。但幸运的是,当他开始上小学时,家乡已经解放。1951年,小学期间年年考第一的贲德,被保送到县城唯一的一所初中学校。1957年,贲德高中毕业,考上著名的“哈工大”。他当年的人生目标便是:“学得文武艺,服务新中国!”
5年后,他被分配到新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和领军者14所。当时,为防御弹道导弹攻击,我国急需全世界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全靠我们中国自己研制全新的相控阵雷达,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贲德和他的同伴们不信邪、不服输,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向着目标发起冲锋。他牵头研发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在退役前的几十年时间里,用近万个“电子眼”时刻不停地扫描着遥远而广阔的天际,使我们国家清晰瞭望空中情况的距离足足延伸了数千公里,为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贲德和他所从事的中国雷达事业,已经从跟跑、并跑向领跑前进。眼下,他还带着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就有十几个。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想,现在的年轻人眼界很宽阔。重要的是,要有吃苦精神,不要好高骛远,要艰苦朴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对此,贲德表示,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江苏省的各个地方,给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意识,“科学就是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科考团队:
青藏高原科考,每一天都很宝贵
10月的青藏高原,苍茫雄阔,初雪笼罩。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室外温度仅有0摄氏度,一辆装满了监测仪器的大气移动观测车内外,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12名师生正在紧张地忙碌。
从9月16日从南大仙林校区启程出征,18日到达首个观测点海北西海镇,这支团队已经工作了半个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教授介绍,此次科考活动是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科考分队第二次在国庆长假前后组织的科考行动,“青藏高原的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整个中国的气候尤其长江中下游都会有很长远的影响,去年我们在海北已经观测到一些特殊的现象,比如青藏高原上新的气溶胶粒子生成非常频繁,今年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地探测和研究,把现象背后的机制理解清楚。”
此次科考预计历时一个月。为何一定选在国庆假期?因为金秋十月是青藏高原一个非常适宜的观测期。“高原人口密度低,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对其环境气候很敏感。国庆假期,青藏高原上人流增加(特别是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同时植被尚未凋零、也没有被雪所覆盖,对于我们来说,是研究人类活动、植被等影响下气候变化过程机理的最佳时期。”丁爱军说。
一个月时间,对于气候观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每一天都很宝贵。科考队的迟旭光老师告诉记者,18日刚到目的地,好几个小伙伴就感冒了,但大家都投入到了密集的仪器标定阶段,“很多仪器在南京测试时候很精准,但到了高原就要重新调整,有些甚至发生不明原因的故障。大家都尽可能地加班加点,让仪器尽快‘跑’起来。”为了摸清规律,不错过任何一个好的天气变化过程,熬夜也是“家常便饭”。
“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丁爱军说,40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条件比今天艰苦得多,“如今这个团队里大多数都是90后,在国庆和中秋节当日,大家唯一要求的庆祝活动就是在确保仪器正常的情况下分批参观了海北的原子城纪念馆,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
第二次青藏科考将是一次史诗般的大规模科考活动,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土、生态、环境、地质等问题都布局了一系列项目,“尽管我们所做的这个项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每个人都深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践行科学家精神,认真做好此次科学考察试验。”丁爱军说。
东大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团队:
埋头实验室是科研人共同的默契
早上7点准时抵达办公室,下午5点多“提前”下班,早点回去吃顿团圆饭……10月1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仍基本保持着平时的工作节奏,“谈不上坚守,做科研的人‘不放假’,思考和研究是种习惯,科研更多时候就是平平淡淡的坚持。”
什么样的研究,吸引着曹进德长期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一方面,他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群体智能的分布式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正在紧张有序推进阶段;另一方面,围绕应用数学领域,依托“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申报的“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第二批定向项目正处于申报关键时间节点。
跟一般人印象中热火朝天的实验场景不同,曹进德的科研状态大多是冷静地推算、反复地验证,无数道公式、数据在白纸上铺陈……但这一“不动声响”的科研,却为高耸的“科技大厦”奠定着坚实基础。“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没有数学做支撑,重大科技创新寸步难行。”曹进德举例,智能交通、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都离不开数学。
当前,解决重点行业的卡脖子问题,成为数学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研究物资生产、调度与分配的规律、关系,可以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数学,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一个国家的‘数学家’足够努力,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才足够有实力。”曹进德谈道,当前中国科技正处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关键期,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应该站在“最前线”,要把科研当战场,把工作当战斗,拿出“只争朝夕”的态度与节奏,应对大变局,领跑新时代。
作为奋进在国际前沿的科学家,曹进德对今年的“十一”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今年的“十一”极为特别,首先是国庆节“遇上”中秋节,人民对国家富强的憧憬与对小家团圆的期盼交织重合,更多人强烈地意识到,祖国越强大,人民越安康;其次是这一年的“团圆”来之不易,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在各行各业团结一心的奋斗下,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迎来了这个可以走亲访友、阖家团圆的“十一”长假。
“我希望用科研进展来表白祖国,实现更多人的更多‘圆满’。埋头实验室,不仅是我度过‘十一’的方式,也是无数科研人共同的默契。”令曹进德格外感动的是,今年他有十几位学生,主动要求放弃休假,留在学校,专心课题、专心研究。曹进德告诉记者,明天准备请团队的部分老师、学生们一起“搓顿饭”,大家为了共同的科研理想,在实验室里度过这个“十一”长假,又何尝不是种“团圆”,何尝不是种“家国情”。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
以最新成果,造福人民健康
唐玉国
家国同庆日,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疫情攻关团队正在紧张地调试“超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这个系统一旦研发成功,就可大大缓解目前海关输入性防控压力大的问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说。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中科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苏州医工所在唐玉国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牢记‘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健康幸福’使命,从科学防控和应急科研攻关两条战线同时发力。”唐玉国说,从春节开始,全所围绕生化检测、核酸快检、免疫分析等研究方向,迅速部署了31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多个攻关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和优秀成果。
“一定要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自担任苏州医工所所长的第一天起,唐玉国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是农民的儿子,从东北一个叫做太阳村的地方走出来。是国家把我培养成为了一名科学家。我的恩师、我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当年是冒着战火从国外回来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什么叫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先生指引我走上了一条工程化的光明道路。”
作为苏州医工所的领军人,唐玉国始终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上勇往直前,从大胆提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到研制“超分辨显微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再到流式细胞仪、血栓弹力图仪等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每当说起这些成果,唐玉国就像夸奖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脸开心。
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医工所已建成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苏州市的9个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中科院及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军工项目、企业委托项目850余项,争取研究经费总量已达9.9亿元;累计授权专利近1000项;孵化、设立了项目公司57家,注册资本6.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6亿元。
唐玉国对未来苏州医工所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一套完整想法:“我希望前面有所大学,后面有家医院,中间有个研究所。这样三者相连,创新的源泉有了,医院用户方有了,大学培养的人才有了,再加上苏州医工所的孵化器和学科研究,一条生物医学创新链条就形成了。我们还要去争取建设中国医学大科学装置,这条路很漫长,但是我们会战胜一切困难大踏步向前走。”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胜平团队:
加紧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
10月1日早晨6点,习惯早早来到实验室的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胜平,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一条喜讯。以他为核心的团队,提交的一篇学术文章在国际著名期刊《配位化学评论》上正式发表。
国庆长假,本是休闲放松的好时机,可郭胜平却和团队成员们一起,一大早来到实验室。他们研究的方向为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医用等领域,也是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实施出口限制的重要领域之一。红外激光技术总的来说属于“卡脖子”技术之一。目前可商用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很少,能用的也因为抗激光损伤阈值低、多光子吸收等自身缺陷而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探索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是当前激光及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研究的前沿、重点和难点之一。
今年刚过40岁的郭胜平,先后在美、德等多国开展相关研究。2014年回国后,便长期开展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近年来,郭胜平和同事们致力于开发新颖无机硫属化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些重要科研成果接连发表在化学旗舰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上。
争分夺秒地搞科研,成为了郭胜平团队的工作常态。“平时食堂吃饭要排队,大家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候就啃个面包凑合一下。”郭胜平说,今年国庆节遇上了中秋节,是家国同庆的日子,“谁都会想回家,但不少人都主动要求在实验室蹲守,哪怕是只为一个数据。”
在郭胜平看来,越是在全球科研竞争的舞台上,科研人员越需要站直脊梁,直面差距、加紧攻关。“我们有信心在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把我们的研究领域追上去。”郭胜平说,国内相关领域的团队同行们都在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即便是节假日,大家也会选择在实验室度过,希望早日做出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王 拓 杨频萍 王梦然 张 宣
编辑: 刘艳元
(来源: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206/lydNOupYbJh8xFs8/1)
【新华日报】国庆特别报道|方寸之地连浩宇 矢志报国攀高峰
【新华日报】国庆特别报道|方寸之地连浩宇 矢志报国攀高峰
加长版“黄金周”,许多科研人员仍奋战在实验室和科考基地 ——
方寸之地连浩宇 矢志报国攀高峰
山河无恙,家国梦圆。这一年的“团圆”如此来之不易。但在国庆、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团圆之际,仍有许许多多科研工作者放弃休假,加紧攻关,以科研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他们或埋头实验室,发力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或奋战在远方的科考基地……他们践行着科学家精神,用科学托起强国梦,实现更多人的“圆满”。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贲德:
让祖国母亲的“眼睛”看得更高远
“家国同庆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小时候生活很苦,但是我也很幸运,能有机会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把书念下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也很感谢我们的国家……”国庆节前夕,我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贲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贲德脚步不停歇,与他的团队正瞄准性能更先进的某新型雷达奋力攻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祖国母亲的“眼睛”能够看得更高、更远、更清晰。
1938年,当贲德出生时,中国东北三省还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之下。但幸运的是,当他开始上小学时,家乡已经解放。1951年,小学期间年年考第一的贲德,被保送到县城唯一的一所初中学校。1957年,贲德高中毕业,考上著名的“哈工大”。他当年的人生目标便是:“学得文武艺,服务新中国!”
5年后,他被分配到新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和领军者14所。当时,为防御弹道导弹攻击,我国急需全世界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全靠我们中国自己研制全新的相控阵雷达,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贲德和他的同伴们不信邪、不服输,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向着目标发起冲锋。他牵头研发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在退役前的几十年时间里,用近万个“电子眼”时刻不停地扫描着遥远而广阔的天际,使我们国家清晰瞭望空中情况的距离足足延伸了数千公里,为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贲德和他所从事的中国雷达事业,已经从跟跑、并跑向领跑前进。眼下,他还带着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就有十几个。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想,现在的年轻人眼界很宽阔。重要的是,要有吃苦精神,不要好高骛远,要艰苦朴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对此,贲德表示,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江苏省的各个地方,给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意识,“科学就是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科考团队:
青藏高原科考,每一天都很宝贵
10月的青藏高原,苍茫雄阔,初雪笼罩。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室外温度仅有0摄氏度,一辆装满了监测仪器的大气移动观测车内外,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12名师生正在紧张地忙碌。
从9月16日从南大仙林校区启程出征,18日到达首个观测点海北西海镇,这支团队已经工作了半个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教授介绍,此次科考活动是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科考分队第二次在国庆长假前后组织的科考行动,“青藏高原的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整个中国的气候尤其长江中下游都会有很长远的影响,去年我们在海北已经观测到一些特殊的现象,比如青藏高原上新的气溶胶粒子生成非常频繁,今年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地探测和研究,把现象背后的机制理解清楚。”
此次科考预计历时一个月。为何一定选在国庆假期?因为金秋十月是青藏高原一个非常适宜的观测期。“高原人口密度低,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对其环境气候很敏感。国庆假期,青藏高原上人流增加(特别是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同时植被尚未凋零、也没有被雪所覆盖,对于我们来说,是研究人类活动、植被等影响下气候变化过程机理的最佳时期。”丁爱军说。
一个月时间,对于气候观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每一天都很宝贵。科考队的迟旭光老师告诉记者,18日刚到目的地,好几个小伙伴就感冒了,但大家都投入到了密集的仪器标定阶段,“很多仪器在南京测试时候很精准,但到了高原就要重新调整,有些甚至发生不明原因的故障。大家都尽可能地加班加点,让仪器尽快‘跑’起来。”为了摸清规律,不错过任何一个好的天气变化过程,熬夜也是“家常便饭”。
“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丁爱军说,40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条件比今天艰苦得多,“如今这个团队里大多数都是90后,在国庆和中秋节当日,大家唯一要求的庆祝活动就是在确保仪器正常的情况下分批参观了海北的原子城纪念馆,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
第二次青藏科考将是一次史诗般的大规模科考活动,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土、生态、环境、地质等问题都布局了一系列项目,“尽管我们所做的这个项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每个人都深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践行科学家精神,认真做好此次科学考察试验。”丁爱军说。
东大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团队:
埋头实验室是科研人共同的默契
早上7点准时抵达办公室,下午5点多“提前”下班,早点回去吃顿团圆饭……10月1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仍基本保持着平时的工作节奏,“谈不上坚守,做科研的人‘不放假’,思考和研究是种习惯,科研更多时候就是平平淡淡的坚持。”
什么样的研究,吸引着曹进德长期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一方面,他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群体智能的分布式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正在紧张有序推进阶段;另一方面,围绕应用数学领域,依托“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申报的“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第二批定向项目正处于申报关键时间节点。
跟一般人印象中热火朝天的实验场景不同,曹进德的科研状态大多是冷静地推算、反复地验证,无数道公式、数据在白纸上铺陈……但这一“不动声响”的科研,却为高耸的“科技大厦”奠定着坚实基础。“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没有数学做支撑,重大科技创新寸步难行。”曹进德举例,智能交通、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都离不开数学。
当前,解决重点行业的卡脖子问题,成为数学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研究物资生产、调度与分配的规律、关系,可以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数学,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一个国家的‘数学家’足够努力,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才足够有实力。”曹进德谈道,当前中国科技正处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关键期,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应该站在“最前线”,要把科研当战场,把工作当战斗,拿出“只争朝夕”的态度与节奏,应对大变局,领跑新时代。
作为奋进在国际前沿的科学家,曹进德对今年的“十一”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今年的“十一”极为特别,首先是国庆节“遇上”中秋节,人民对国家富强的憧憬与对小家团圆的期盼交织重合,更多人强烈地意识到,祖国越强大,人民越安康;其次是这一年的“团圆”来之不易,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在各行各业团结一心的奋斗下,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迎来了这个可以走亲访友、阖家团圆的“十一”长假。
“我希望用科研进展来表白祖国,实现更多人的更多‘圆满’。埋头实验室,不仅是我度过‘十一’的方式,也是无数科研人共同的默契。”令曹进德格外感动的是,今年他有十几位学生,主动要求放弃休假,留在学校,专心课题、专心研究。曹进德告诉记者,明天准备请团队的部分老师、学生们一起“搓顿饭”,大家为了共同的科研理想,在实验室里度过这个“十一”长假,又何尝不是种“团圆”,何尝不是种“家国情”。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
以最新成果,造福人民健康
唐玉国
家国同庆日,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疫情攻关团队正在紧张地调试“超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这个系统一旦研发成功,就可大大缓解目前海关输入性防控压力大的问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说。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中科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苏州医工所在唐玉国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牢记‘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服务人民健康幸福’使命,从科学防控和应急科研攻关两条战线同时发力。”唐玉国说,从春节开始,全所围绕生化检测、核酸快检、免疫分析等研究方向,迅速部署了31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多个攻关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和优秀成果。
“一定要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自担任苏州医工所所长的第一天起,唐玉国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是农民的儿子,从东北一个叫做太阳村的地方走出来。是国家把我培养成为了一名科学家。我的恩师、我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当年是冒着战火从国外回来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什么叫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先生指引我走上了一条工程化的光明道路。”
作为苏州医工所的领军人,唐玉国始终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上勇往直前,从大胆提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到研制“超分辨显微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再到流式细胞仪、血栓弹力图仪等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每当说起这些成果,唐玉国就像夸奖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脸开心。
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医工所已建成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苏州市的9个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中科院及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军工项目、企业委托项目850余项,争取研究经费总量已达9.9亿元;累计授权专利近1000项;孵化、设立了项目公司57家,注册资本6.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6亿元。
唐玉国对未来苏州医工所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一套完整想法:“我希望前面有所大学,后面有家医院,中间有个研究所。这样三者相连,创新的源泉有了,医院用户方有了,大学培养的人才有了,再加上苏州医工所的孵化器和学科研究,一条生物医学创新链条就形成了。我们还要去争取建设中国医学大科学装置,这条路很漫长,但是我们会战胜一切困难大踏步向前走。”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胜平团队:
加紧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
10月1日早晨6点,习惯早早来到实验室的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胜平,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一条喜讯。以他为核心的团队,提交的一篇学术文章在国际著名期刊《配位化学评论》上正式发表。
国庆长假,本是休闲放松的好时机,可郭胜平却和团队成员们一起,一大早来到实验室。他们研究的方向为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医用等领域,也是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实施出口限制的重要领域之一。红外激光技术总的来说属于“卡脖子”技术之一。目前可商用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很少,能用的也因为抗激光损伤阈值低、多光子吸收等自身缺陷而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探索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是当前激光及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研究的前沿、重点和难点之一。
今年刚过40岁的郭胜平,先后在美、德等多国开展相关研究。2014年回国后,便长期开展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近年来,郭胜平和同事们致力于开发新颖无机硫属化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些重要科研成果接连发表在化学旗舰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上。
争分夺秒地搞科研,成为了郭胜平团队的工作常态。“平时食堂吃饭要排队,大家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候就啃个面包凑合一下。”郭胜平说,今年国庆节遇上了中秋节,是家国同庆的日子,“谁都会想回家,但不少人都主动要求在实验室蹲守,哪怕是只为一个数据。”
在郭胜平看来,越是在全球科研竞争的舞台上,科研人员越需要站直脊梁,直面差距、加紧攻关。“我们有信心在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把我们的研究领域追上去。”郭胜平说,国内相关领域的团队同行们都在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即便是节假日,大家也会选择在实验室度过,希望早日做出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王 拓 杨频萍 王梦然 张 宣
编辑: 刘艳元
(来源: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206/lydNOupYbJh8xFs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