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钟博士,曾任外科医师和医科大学教师。201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细胞治疗型样本库主任,生物样本库伦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苏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器官重建与制造”成员,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自2006年1月至2016年2月在Helmholtz慕尼黑研究中心、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发育遗传研究所先后担任博士后和资深科学家,深入研究多巴胺神经元发育机制和干细胞重编程技术。2016年3月全职回国工作,主持建设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持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7669),主持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细胞治疗型样本库”,主持苏州重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干细胞关键技术研发及其核心装备产业化开发(ZXT2019007)”,联合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器官重建与制造”子课题:三维培养及人工皮肤三维重建装置为基础的皮肤类器官构建(XDA16020806),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6600) 的研究。
多年来从事遗传工程修饰干细胞(包括各种成体干细胞和hiPSCs)治疗帕金森病应用研究,在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回国以后,围绕细胞治疗开展以下研究:(1)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2)干细胞治疗皮肤难治性创面转化研究;(3)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发;(4)临床级干细胞的制备和储存技术研发;(5)类器官制备和应用。
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评审专家、中国航天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细胞工程研究中心